0-3歲學音樂-早期教育的黃金時期!
.jpg)
0-3歲學音樂-早期教育的黃金時期!
撰文-- 音樂治療師 林文宜
大家都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,那我該如何讓孩子『學音樂』呢?
什麼時候孩子可以學音樂呢?
又,什麼音樂比較好呢?該去哪裡學呢?
人類天生與音樂密不可分,而「音樂」是新生兒最早有反應的項目之一,
甚至有些媽媽可以感受到胎兒在肚子裡跟外界的音樂互動(如踢肚皮)。
不少父母本身不懂樂器,卻很喜歡音樂,也更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,
深信「音樂」對學齡前孩童的語言、聽力、記憶力、創造力、行動力、專注力,
甚至是數理能力、空間感以及情緒穩定,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。如果父母親本身就曾接受音樂教育,對音樂的重要性與肯定更高。
零到三歲是孩子成長發展的黃金關鍵期,對於孩子的音樂啓蒙,不妨參考以下的做法:
0歲之前的胎教
-
懷孕期間可以多聽古典音樂,對穩定情緒非常有幫助。
-
如果媽媽本身會彈奏樂器(如彈鋼琴)或是唱歌,可以給胎兒營造良好的音樂情境。
出生至12個月
-
孩子一出生可以每天唱歌哄睡,哼唱搖籃曲。
-
建議白天聽古典輕音樂,與孩子互動(如按摩或是一起玩玩具)
-
用身邊的物品和孩子拍打節奏
-
哼唱旋律簡單的兒歌
-
玩簡單的幼兒樂器
1至2歲
-
多觀察孩子是否對某些音樂會有特別反應或喜好
-
聆聽各類型音樂並跟著做律動,中文英文都可以
-
孩子開始會想自己彈奏(玩)樂器,探索發出不同聲音的樂器
-
開始會哼唱兒歌,爸媽可以嘗試用同的旋律但改掉歌詞唱
2至3歲
-
持續聆聽各類型音樂(如打擊樂、弦樂、交響樂等)
-
開始陪同參與幼兒音樂團體活動
-
開始教認識樂器
-
搭配樂器教唱(兒歌開始)、訓練音感及節奏感。善用教具或繪本,可以加強對音樂的認知
3歲以上 (可以更晚,依孩子的興趣調整)
-
評估孩子可否開始正式學習一種樂器
-
參與音樂表演欣賞(請注意,有些音樂表演雖鼓勵親子參與,但仍有年齡限制)
-
舉辦家庭音樂活動,鼓勵並陪同孩子表演及創作,如選幾首孩子喜歡的歌和爸媽一起律動、即興彈奏(玩)樂器
-
培養基礎音樂認知能力
給孩子充分的音樂環境其實不難,家長在家可以選擇古典音樂或是現代的輕音樂陪孩子『共聽』,
或是挑選兒童樂器和孩子『共玩』。
另外,現在有很多機構設計出很多給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音樂活動課程,建議去多方體驗,
不僅可以觀察孩子的社交能力,也可觀察孩子跟活動帶領的老師互動好不好,能不能聽從指示在團體互動。
最重要的,是活動的環境能不能讓孩子玩得很開心、家長也放心!
奧福音樂藝術世界: www.orff.com.tw
奧福書店:www.orffstore.com
諮詢專線:02-23635304
LINE: @orff